close

迴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執業心理師高育仁表示,通常使用社交技能訓練、認知療法,以及逐漸增加社會接觸的曝露療法,參與社會實踐及提高其技能的團體治療療法進行治療,有時也使用藥物治療。促使個案挑戰自己內心過度的負面自我評價。此型人格障礙無論個人治療還是團體療法,只要患者信任醫師,努力參與治療基本都可以得到顯著改善。

高育仁介紹迴避型人格一般有七個特徵:一、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評或不贊同而受到傷害。二、除了至親之外,沒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僅有一個)。三、除非確信受歡迎,一般總是不願捲入他人事務之中。四、行為退縮,對需要人際交往的社會活動或工作總是儘量逃避。

五、心理自卑,在社交場合總是緘默無語,怕惹人笑話,怕回答不出問題。六、敏感羞澀,害怕在別人面前露出窘態。七、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規之中的事時,總是誇大潛在的困難、危險或可能的冒險。

據精神分析,迴避型人格主要表現是不願意與人接觸,事實上,並不是由於自卑,一部分甚至非常自信,然而仍然會出現接觸障礙,根本原因是,在自我形成以前,受到監護人或者親近的人的精神或者軀體傷害,然而這種傷害雖然通常來源於孩子的父母或者教師以及一小部分是來自於同學和朋友,但造成的根本原因是家庭階層和經濟狀態或者其父母孩童時期的缺乏關愛導致的意識形態遺傳。這部分人試圖自己搞定大部分的事情,減少與他人的接觸,潛意識裡避免使自己受到兒時類似的痛苦經歷。然而一部分人成年後同樣會出現接觸恐懼類似症狀,成因可能是與異性性接觸時受到挫折。

高育仁最後強調,鑑於迴避性人格障礙患者在不信任醫師的情況下往往會逃避治療過程,治療的關鍵之處在於獲取並保持患者的信任。